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三屆鬥茶暨自在茶會

第三屆台灣鬥茶大賽暨自在茶會2019(民國108)年10月13日於台灣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戶外園區舉辦。由台灣國立研究展中心輔導,台灣茶藝文化協會主辦,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茶陶文創系所共同主辦,總計報名席次為75席現場吸引數百名民眾參與,設席參賽者除了茶人更有陶藝創作者設席,其中不乏當代陶藝作家,使會場更具專業及豐富性。活動熱絡圓滿,大家開心合照。

「鬥茶」一詞源溯於中國唐代,又稱為「茗戰」,中國傳統鬥茶活動伴隨著中唐的供茶制度而出現,盛行於宋代,以比賽的形式品評茶質優劣,優勝者則作為「貢茶」上供天子飲用。台灣茶藝文化協會將「鬥茶」一詞重新詮釋定義為「茶文化節慶活動」。台灣鬥茶的創發,希望延續助益台灣當代農業技術改良突破的「比賽茶」傳統,將主角從「物質-茶葉」轉換為「技能-茶藝」重視茶文化創造中「人」的角色與茶藝作為「非物質文化」的價值,藉此提升台灣茶藝技藝與茶文化交流。

有別於第一、二屆鬥茶大會,此次以自在茶會為主軸,並與工藝中心展覽主題「天造地設」命名為「人間好時節」作為茶席設計架構,更以展覽概念「順天時‧接地氣‧新島人」延伸進茶會,參賽者須以「台灣工藝」為茶席設計主題,並選擇「二十四節氣」為茶席創作,更提倡「用台灣茶器與台灣茶技藝泡出台灣好茶」為活動宗旨。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中正路573號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陳培慈
  • 時間迄
    2019/10/13
  • 地點-緯度
    23.9797002
  • 地點-經度
    120.69094999999993
  • 活動主辦單位
    台灣茶藝文化協會
  • 時間起
    2019/10/13
  • 地點
    南投縣中正路573號 (120.69094999999993, 23.979700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