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綠島梅花鹿生態園區

民國74年(1985),由於養鹿不敷成本,綠島鄉公所將公共造產所養的200餘頭梅花鹿野放山林,使得在臺灣本島野外絕跡多年的梅花鹿,在綠島重獲生機,造就了島上梅花鹿四處可見的獨特生態景觀。但也因為復育良好,鹿群常危害農作物,為了不再讓鹿群到處亂跑,鄉公所利用離島建設基金,以公共造產的方式,在梅花鹿經常出沒的草山地區,規劃「梅花鹿生態園區」,進行半野放圈養,一面推動觀光,一面繼續保護曾經瀕臨絕種的臺灣梅花鹿。梅花鹿生態園區於民國92年(2003)開始規劃,民國96年(2007)建造完成,6月25日正式開放。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呈現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於2010年之《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一書,主要呈現南迴、綠島各地之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由趙川明、林韻梅、林榮登主編,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為南迴篇,後半部為綠島篇。南迴篇囊括的行政區包括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四鄉,綠島書寫範圍囊括全島。 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台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
  • 撰寫者
    彭于容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0/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