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6年(1906),日人在姑崙舊社,設立姑仔崙警察官吏駐在所,管轄周圍各社。大正3年(1914)太魯閣事件告一段落,佐久間總督開始執行「南蕃」的
「銃器押收」政策,對阿緱(屏東)廳、臺東廳的布農族、排灣族以及魯凱族,展開沒收槍械的工作。為執行此一政策,由警視廳龜山理平太為指揮官,組成搜索隊本部,下轄三個部隊以及炮隊、前線輸送、電話班、警察救護班。10月3日,主力進入新武呂布農族地區,一部分則進入大南社收繳槍械,消息傳到巴塱位支廳,引起排灣族部落不安。10月9日,姑仔崙溪等社排灣族人攻擊浸水營、姑仔崙以及阿緱廳等警察駐在所,殺害警察10餘名。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參考《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一書。此書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於2010年出版,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林榮登。此書以地點為軸,分述各地族群、宗教、產業、自然地景與文化。南迴綠島族群多元,包括排灣、阿美、魯凱、閩南、客家、外省族群,透過不同的篇章與地點,本書一一詳述此多元且豐富之景況,並且透過蒐集大量照片、文獻考證,呈現各地獨特之文化底蘊、產業特色、宗教信仰等特色。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