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箕模族文化祭場

安朔部落的排灣族人追溯祖先歷史,驚覺自己並非排灣族人,而是與排灣族有很大差異的箕模人,於是興起了一股尋根與恢復箕模人傳統文化的熱潮。民國96年(2007),安朔社區發展協會與達仁鄉公所蒐集相關資料,爭取經費舉辦南島民族學術發表會與「大龜文王國五年祭」。除了舉辦五年祭外,社區發展協會也向政府爭取補助,在部落入口處設立「箕模族文化祭場」的石碑,臨山壁的一面,立有口傳的歷史故事:「太陽生下兩個卵子在甕中,後來孵出一對男女,建立了Lovaniyau家族。歷經大洪水,回到舊來義建立部落,建立大龜文王國。其後代先後與荷蘭、清廷、日本交戰,部分族人遷到阿朗壹,建立了部落。」此篇詮釋資料主要參考《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一書。此書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於2010年出版,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林榮登。全書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為南迴篇,後半部為綠島篇。南迴篇囊括的行政區包括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四鄉,綠島書寫範圍囊括全島。本書透過不同篇章,一一呈現該南迴綠島地區豐富且獨特的文化底蘊,包括在地相關之人物、歷史事件、自然地貌、宗教信仰等,期讓讀者了解南迴綠島地區之珍貴與獨特性,連結、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並透過本計畫之數位化效果,提供民眾收存取用,以達全民共創的目的,最後落實臺灣文化DNA之推廣與使用。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台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
  • 撰寫者
    林立欣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0/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