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氣象站附近,為「麻荖漏舊社」所在,亦稱為麻亞岸古戰場。「麻亞岸」是阿美族語,意為「祭神之處」,據說這裡的阿美族祭典都在大赤榕樹下舉行。大赤榕樹約於民國49年(1960),因樹頭起火而枯死,由於海岸侵蝕,昔日聚落所在地已大部分沒入海中。昭和14年(1939),阿美族受清軍艦砲轟,起因於清光緒14年(1888)的大庄事件,大庄客民劉添旺等人因不滿征賦委員雷福海,收田賦過苛,又欺凌婦女,乃聯合縱谷地區平埔族人起而抗清,東海岸阿美族人也藉機報復,清廷曾派北洋艦隊的兩艘軍艦,砲轟海岸各社,位在麻亞岸的舊社毀於一旦,因此移居在今三民里的麻荖漏社址。
本文字摘錄自2009年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之《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透過實地勘查與座談,凝聚共識,呈現東海岸文化地景以及人民與土地歷史的連結,突出在地珍貴特性。本書考證詳實,因此取用推廣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