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7-9年間(1932-1934)臺東廳新港支廳開始在轄區內(今長濱、成功、東河三鄉鎮)約100公里長的海岸,以總督府經費開始造林,造林樹種以木麻黃為主。至昭和12年(1937),總面積已達305.55甲。戰後臺東縣政府持續造林,至民國84年(1995),都歷、小馬的海岸防風林面積高達104.72公頃,僅次於臺東大堤。後因颱風侵襲、人為砍伐的因素,東海岸防風林大幅減少,小馬防風林遂成東海岸面積最大的防風林。
小馬的木麻黃保安林中曾有滇緬孤軍、海防部隊駐軍在此落戶,一度多達七八十戶,現已大半凋零。
本文字摘錄自2009年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之《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透過實地勘查與座談,凝聚共識,呈現東海岸文化地景以及人民與土地歷史的連結,突出在地珍貴特性。本書考證詳實,因此取用推廣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