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國87年(1998)成功鎮青年陳文榮在此興建,為臺灣第一座鯊魚事業博物館。
陳文榮從小就與鯊魚接觸,其父陳石從事鯊魚加工與魚翅買賣五十餘年。陳文榮在幫助父親工作的過程中對鯊魚產生興趣,並靠著解剖鯊魚和閱讀專業書籍等累積豐富鯊魚知識。
臺東濱臨太平洋因有黑潮主流經過,有豐富魚群資源,鯊魚種類即有30多種。陳文榮從製作大白鯊牙齒標本開始,進而將解剖後的鯊魚皮製成或平面或立體的標本,累積百餘件,於是在時任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陳水源的建議下,開設鯊魚博物館。
鯊魚博物館展示標本共30多種,都為臺東沿海較具特色的鯊魚及旗魚齒、魚鬚、排翅、骨骼等。陳文榮說,要用博物館為臺灣東部鯊魚寫歷史。
此篇詮釋資料摘錄自《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此書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於2009年出版,由趙川明、林韻梅主編,依序介紹臺東縣境內的東海岸文化景點。該書乃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邀集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座談蒐集共識後,實地探勘東海岸地景後,經過考證撰寫而成。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