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長光岩棺

長光岩棺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長光遺址位於長光社區第三層(最高層)海階前緣的古老砂丘上,也就是部落西側邊緣通往忠勇的產業道路北側田園,園主張正義住宅後方,民國81年(1992)底,園主利用怪手整地時,發現巨大岩塊,經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李坤修等人調查結果,確認為新發現的岩棺,判斷應屬東海岸史前時期的麒麟文化。岩棺所在的巨大岩塊為礫岩,岩塊表面風化斑駁,露出地表的岩塊範圍長約10公尺,寬約6.8公尺,岩棺為棺坑略呈西北-東南向的長方形,岩塊露出地表最高處約高1.1公尺,寬約177公分,底部最長處約186公分,北端寬45公分,南端寬60公分,深度約44–45公分,四個角落修成圓弧轉角,棺坑的西南角有一個貫穿的圓形穿孔,孔徑約6–10公分,全長約20公分,在岩棺西北方約30公尺處,尚有一塊大岩石,亦有一個人工穿鑿之孔,孔徑約5公分,長約15公分。
本文字摘錄自2009年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之《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主編為趙川明、林韻梅。透過實地勘查與座談,凝聚共識,呈現東海岸文化地景以及人民與土地歷史的連結,突出在地珍貴特性。本書考證詳實,因此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檔亦請勿任意切割使用與散佈。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
撰寫者
吳光婷
創作者
趙川明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9/1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