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野庄協議會

庄協議會為準民意機構,類似今日的鄉鎮民代表會,但僅有諮詢的功能。由庄長及協議會會員組成,協議會會員名額依人口多少而定,半數民選,半數官派,議長由庄長兼任。年滿25歲以上男子,取得庄住民資格6個月以上、繳納庄稅年額5圓以上者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資格。街庄設協議會起源很早,大正9年(1920),臺灣總督府頒佈律令,在州、市、街庄設協議會,臺灣東部發展較遲,僅有三地實施。昭和10年(1935),進行制度改革,開放部分參政權和自治權給臺灣人,因此成為一半官派一半民選的制度。鹿野庄第一屆庄協議會在昭和12年(1937)成立。此篇詮釋資料參考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趙川明主編,是繼《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等系列的第三本,為臺東的人文、自然、歷史、產業等景觀特色做了詳實的介紹與紀錄。縱谷地區地形狹長、文化與族群多元,目前生活於此地區的族群主要有平原地區的阿美族、平埔族與漢人,隨之而形成的宗教信仰、文化、產業特色亦相當多元。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
  • 撰寫者
    游力達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