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田天主堂

民國43年(1954)初,紀守常神父來到和平堂區宣教佈道,出身天主教家庭且從彰化移居龍田的方葉敏女士,託人請紀神父來村傳教,最初傳教地點在方宅。紀神父與錫質平神父有鑑於眾多的信徒,及將來教會發展的需要,購買龍田村原日治時代青年會館附近土地,籌建教堂,民國45年(1956)9月9日聖堂落成,紀、錫兩神父特請花蓮監牧區費聲遠主教親臨祝聖啟用。教徒最多時曾逾百人,民國60年代後,由於農村人口外流,加上農民生活改善,美援救濟品不再發放,教徒逐漸減少,80年代後,剩下不到30人,約在民國87年(1998)間,傳道蕭瓜逝世後,龍田天主堂幾成停滯狀況。民國90年代後,漸有馬背一帶的卑南族人到龍田天主堂敬望彌撒,民國92年(2003),龍田天主堂改由南王堂區兼管,並重新整建,每周周日下午,由卑南天主堂的神父主持望彌撒儀式。本篇詮釋資料參考自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由趙川明主編,內容編排方式乃依照各文化景觀在縱谷中的位置,由北至南依序介紹。本書撰寫嚴謹,考據詳實,引用文獻、論文、公報、專書、鄉鎮誌等資料,也有田野調查獲得的口訪資料,此外,本書亦蒐羅了豐富的老照片,在在呈現了再地的珍貴記憶。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
  • 撰寫者
    鄭景元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