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山基督長老教會

關山長老教會起源很早,可以追朔到清光緒年間,當時移墾關山的平埔人,很多人在原鄉就已是基督徒。日治時期西部各地移入關山者日漸增多,前來聚會所的人數亦增加,昭和9年(1934)講義所更名為「關山基督長老教會」。歷經陳旺牧師、鄭鐵牧師、蘇阿鈞牧師等人的努力,教會日漸茁壯,昭和13年(1938)2月16日升格為堂會。戰後初期關山教會缺乏牧師,由負責山地傳教的胡文池牧師兼牧,民國42年(1953)徐文治牧師來關山教會任職,關山教會才有專職牧者。民國86年(1997)為慶祝關山設教八十週年,會員大會中通過新建教堂。民國99年(2010)新教堂竣工,6月26日舉行「設教八十週年暨獻堂感恩禮拜」。現今教會位於臺東縣關山鎮三民路十二號,主要牧師為劉世春擔任。此篇詮釋資料參考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趙川明主編,是繼《日出臺東-東海岸文化景觀》、《日出臺東-南迴綠島文化景觀》等系列的第三本,為臺東的人文、自然、歷史、產業等景觀特色做了詳實的介紹與紀錄。縱谷地區地形狹長、文化與族群多元,目前生活於此地區的族群主要有平原地區的阿美族、平埔族與漢人,隨之而形成的宗教信仰、文化、產業特色亦相當多元。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
  • 撰寫者
    黃心妤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