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利吉全景

利吉位於臺東縣卑南溪自縱谷地區流出口的北岸,劍山南方的臺地,為以前臺東平原進入縱谷地區的門戶。利吉原名為利基利吉,源於阿美族語Likiliki,根據當地阿美族人的說法,族人來自恆春,當地有個名為Liki的部落,族人遷來此地後以Likiliki為社名,表示懷念故鄉的意思。利基利吉社在清代歸卑南撫墾局管轄。日治初期由臺東廳直轄,大正9年(1920)歸臺東支廳下的臺東街管轄,昭和12年(1937)因位在臺地上改稱為上原。明治年間加路蘭警察派出所成立後,因地理位置與卑南阿美的猴仔山、加路蘭社同歸其管轄。戰後,利基利吉設為利吉村,屬卑南鄉。利吉村面積共14.507平方公里,包括因日治時期臺東製糖會社依甘蔗原料的劃分而形成的一區、二區、三區以及戰後形成的阿邦仔等聚落,其中一區主要以阿美族人所組成,其人口最多、規模最大,其他聚落則以閩南人與極少數的客家人為主。此篇詮釋資料參考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由趙川明主編。此篇詮釋資料對於本計畫的整體意義價值,本書引用文獻、論文、公報、專書、鄉鎮誌等資料,也有田野調查獲得的口訪資料,意在較為全面地呈現縱谷地區多元、獨特之文化、產業、地景、宗教之特色,進而呈現出地方獨特性,發展原生文化內容IP,進而整合文化資產與歷史檔案等在地知識學習組織網路,深化地方運用,以落實臺灣文化DNA之收存取用。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
  • 撰寫者
    陳羿如
  • 創作者
    趙川明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