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野生茶樹之蒐集 (1984年)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3卷,由何信鳳與王兩全共同發表之「臺灣野生茶樹之蒐集 (1984年)」研究論文。

本報告除眉原山部分為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以往調查結果彙整之外,其餘皆為新調查之資料。

目前臺灣野生茶樹保持完整地區有眉原山及南鳳山,並分別設置永久保護區。野生茶樹生長環境:在海拔650-1,500公尺左右之山區,經常有濃霧,日照有限、空氣潮濕、土壤肥沃,並生長在闊葉原始林內,以坡度在15度以下較合適其生長。土壤中有效成份:土壤pH以日月潭區及鳳凰山之樹皮崙較低,0-20公分土層為3.5-5、南鳳山區較高為5.4 。有機質含量全區在土層0-20公分均超過3%以上。南鳳山野生茶樹保護區內茶樹密度幹圍在25-45公分者。每公頃株數有167株。以相關係數及分佈曲線推論野生茶樹性狀之變異為日月潭>南鳳山>鳳凰山>眉原山。

全區野生茶樹受病蟲害最為嚴重者為茶天牛及紅頸斑蛾,而影響茶樹壽命最大者為茶天牛,估計因天牛之害而茶樹壽命很難超過200齡,目前眉原山最高年輪為195齡,南鳳山為190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3
  • 時間起
    198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