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試植成功的新種大豆

大豆含有多量油脂及蛋白質,過去因台灣產量太少,每年均耗巨額外匯向外購進,為減輕此一支出,政府積極扶植農村種植大豆。花蓮縣耕地中的旱地占總面積三分之二,之前因旱地未適當利用,在農業收益上損失莫大。近年在相關單位積極輔導下,使這些旱地、單季田,漸作充分利用,從事大豆種植,並致力改良推廣。吉安改良場至四十六年春夏兩季,試植「三國」「米岳」「歌島」三種品種的結果,以「三國」種成績最優,每甲收穫量可達二千二百八十公斤,大有繁殖推廣的價值。農復會鄭仲孚博士於本月初旬來花蓮視察時,認為本縣大豆種植成績可列為全台之冠,敦促縣農會應於今年夏季把種植面積推廣至一千甲,明年春季擴展至二千甲。目前「三國」新大豆已試植成功,含油量達16.31%,磨製豆腐和榨油,比之外豆毫不遜色,將來無須擔心產銷問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蔡雨娟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58/05/19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