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本照片為1935年發行的「茶葉全書」第332頁所收錄的當年臺灣茶樹壓條的照片,應該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茶樹壓條」照片。
壓條法是一種茶樹進行無性生殖的方法,由於需時較久現今比較少人使用。其作法是將母樹的枝條壓入土中,等待壓下去的枝條長出新根的時候,再從母樹切斷分離,使其成為獨立的一個苗木,其特色是一開始不會將苗木分離,因此存活率較高。
壓條之母樹選用的茶樹圍5-6年樹勢強壯、發育均勻以及鬚根發達的茶樹為佳,或選用台刈後2-4年的樹枝為佳,壓條時期以春夏交界的時候發根最為旺盛,壓條的方法為先行鬆土,去除冗枝,將母樹枝條做傘狀打開,將枝條輕輕壓下接近地表的時候,取三至四條茶枝握緊扭轉,使表皮破裂,並將枝條固定於地表防止其彈起,使表皮輕微受傷使養分滯留促進生根,覆蓋的土層以5-6公分適中,避免過厚產生雙層根,過淺則易曝曬於日光下,需要避免因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流失,壓條後大約一個月就可以發根,經過細根伸長即可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