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的茶葉採摘技術

       照片為鋏剪,用於茶葉採摘,頰剪刀刃一端有集茶袋,剪下的茶葉會往集茶袋集中,利用鋏剪採茶的方便性介於徒手採摘以及機械採摘之間。
       現今採茶為了節省人力,多使用汽油推動的採茶機,而鋏剪法為日本所創始,在日治時期臺灣也有過利用此一法進行採摘,此法利用如圖中所示如大剪刀一般的器具,稱為鋏剪,其種類有內田氏、遠藤氏、大正氏等,構造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以內田氏較為鋒利比較常見。此法的好處是比起手採更為迅速省工,效率可達人工手採的4至5倍,且其收穫的量較手採還多,但其缺點就如同現代機械採摘一般容易有魚葉和碎葉混入,需要另外挑出,此外由於避免茶芽硬化以及木莖老葉的混入,因此運用鋏剪法採摘的時期較早,茶芽往往尚未充分成長,因此需要考量所製的茶種。
       由於此法需要茶葉的生長整齊以避免後續挑茶菁所造成的成本,因此需要更新茶樹並勤於中耕施肥,使茶樹生長旺盛發育整齊,在修剪上也需要抑制其強壯的枝芽,使茶樹生長發育整齊,搭配適當的肥料管理,方能使此法的產量達到最大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明賜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0/9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