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集火車站

集集支線,建於大正10年(1921),是日本政府為了興建日月潭發電場,需要運送材料之下,興建了由二水往今水里鄉車埕的縱貫鐵路支線,於大正11年(1922)通車。集集支線鐵路完成後,對外交通大為改善,也帶動沿線鄉村興起。除了原本發電廠的材料運輸的需求之外,集集支線也負責載運日人從巒大、丹大等山林開採的木材及沿途所生產如香蕉、稻米、水果、樟腦、蔗糖等農作物。而集集站因位在集集線鐵路之中心點,日據時期屬台中州新高郡,為地方行政中心。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鑑於集集車站已成為附近地區之交通門戶,舊車站不敷業務需要,便拆掉重建。採用純檜木的建材,建築「木造平家切妻洋小屋」,意思是木造、斜屋頂、歐式衍架的一層建築。後期集集之線任務結束,曾一度考慮不再營運,經長期溝通遂發展觀光鐵道。在1999年921地震時,集集車站受損嚴重,募款修復成原貌並增加12根鋼條以加強防震功能。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集集火車站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26451
  • 所在地-經度
    120.78489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盧思岳總編輯,《走讀台灣:南投縣》(臺北:中華文化總會、教育部,2013),頁146-147。 伊志宗編纂,《水里鄉志》(水里:水里鄉公所,2007),頁418-419。 集集火車站,國家文化資產網,2019年9月27日瀏覽,網址: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41221000003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撰寫者
    張惠渝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2645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7848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集集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集集火車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