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山菸樓

南投縣竹山鎮是菸草產區之一,全盛時期境內有三百公頃菸田,菸葉被稱作「綠色黃金」。菸樓的用途雖在於烘燻菸草,其建築空間的大小,也是早期農家用來象徵財富的指標。早期以生產菸葉為大宗的竹山鎮中和里,境內種植龍眼、稻穀,冬季則收成菸葉,中和里至今還有數座保存良好的廣島式與大阪式菸樓。日式的大阪式菸樓,二樓的太子樓是為了排煙。一樓裡面有烤菸葉的乾燥室、綁菸架以和燒火的地方。採收菸葉後,將菸葉一片片綁在架上,以燃燒的龍眼木慢慢低溫烘培,最後把它烤成金黃色的菸草,再交給公賣局。 隨著國內菸品市場的開放與民營化,另則菸害防制條例和健康意識興起,加上政府鼓勵停耕、廢耕菸葉,菸草產業遂逐漸蕭條沒落。不少菸農面臨沒菸可種的困境,過去用來製造存放菸草的菸樓則閒置廢棄。近年來開始規劃結合人文史蹟,使成為竹山鎮內極具在地特色的景點;提供民眾體驗早期純樸而美好的農村生活。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中和里枋寮子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772358
  • 所在地-經度
    120.666262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竹山700公頃最後菸田 見證興衰〉,《聯合新聞網》,2016年10月13日,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4920(瀏覽日期:2019年10月1日)。 江傑豪,〈農村微電影「稻香黃浪」從心發現竹山穀倉町〉,《焦點傳媒社》,2015年8月4日,https://focusnews.com.tw/?p=286695(瀏覽日期:2019年10月1日)。 林盈年,〈當菸業也因全球化走入歷史,下一個消失的台灣農業是誰?〉,《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409(瀏覽日期:2019年10月1日)。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撰寫者
    胡西川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77235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66626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竹山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中和里枋寮子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