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立於二林鎮大城路旁,廣興國小附近的農田中,是2005年,二林地區的仕紳與各方團體為紀念「二林蔗農事件」所設置。紀念碑曾因保存不善,傾倒在荒草堆中。後藉由廣興國小師生與當地耆老共同整理,將倒臥在草叢裡的紀念碑重新豎立。 「二林蔗農事件」發生於大正14年(1925),是台灣農民運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二林蔗農事件是因糖廠長期操控甘蔗收購價格,二林地區的蔗農受到不平等待遇,進而從未能解決的經濟層面問題,擴大至到政治與社會問題的訴求。 日治初期,日本對台灣採取「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糖廠長期操控甘蔗收購價格,二林地區的蔗農受到不平等待遇,又大正11年(1922)蓬萊米培植成功,「米糖相剋」問題浮現,糖業利潤益加萎縮。二林地區的蔗農決議成立「蔗農組合」,推派李應章、劉崧甫、詹奕侯、蔡淵騰等人為領袖,和林本源製糖會社交涉,爭取蔗農應得權益。然而林糖卻以蔗農組合無法代表一般蔗農為由,多次協商失敗,經過幾次的交涉破局,蔗農組合決議提出三點共識:「先定價,後採收」、「蔗農擁有作物的所有權與處理權」、「不接受糖廠雇用為砍蔗工人」。大正14年(1925)10月21、22日,林糖卻強行進行採收,引發蔗農們極大不滿,造成「二林蔗農事件」的爆發。之後,全台各地農民紛紛成立農民組合,透過非暴力的抗爭,為自己爭取合理的權益,在1927年達到農民運動數量的最高峰。 數十年過去,「二林蔗農事件」對農民的自覺留下深刻影響,也能看出當時農民、勞工知識分子之間的互助,可見當時進步的社會思潮。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二林鎮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7361
  • 所在地-經度
    120.362508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二林事件〉,維基百科, 2019年9月25日瀏覽,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6%96%97%E9%8E%AE_(%E5%8F%B0%E7%81%A3) 李宗學,〈何時能見「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民報》,2018年03月16日。https://www.peoplenews.tw/news/d754daa4-91b3-4ea1-a93b-5c5cf9e24e6c(瀏覽日期:2019年9月25日)。 何烱榮,〈紀念碑湮沒雜草裡,國小師生校外教學重新豎立〉,《聯合報》,2018年03月12日。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撰寫者
    許雯淇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736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36250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二林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