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連興宮,取「沙連堡興旺」之「連興」得名,主祀天上聖母,是當地人口中的「媽祖廟」、「媽祖宮」,位在竹山路與下橫街交會處內,今為南投縣縣定古蹟。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連興宮:「在林屺埔街縣東二十五里。宮殿三座,祀天上聖母。乾隆中,里人公建。前彰化縣邑令公胡邦翰捐置山租若干,為寺僧香火之資。廟貌巍峨;歲時,村社迎迓、演劇酬神。咸豐丙辰年,孝廉林鳳池等勸捐重修。」
連興宮內有「正堂馬示碑」、「嚴禁勒索竹排碑」,以及古匾、長生祿位、石獅、圓柱柱礎等珍貴史蹟與文物,又有在地舉人林鳳池捐修,可知連興宮與水沙連竹山地區的重要關係。其中,較為特別的是,宮廟供奉的黑面二媽,為一四肢可彎曲的「軟身媽祖」。據傳該神明像原為竹山鎮社寮武德宮所奉祀,過去武德宮曾因整修而暫駐連興宮。後來,有常駐意願的聖示,便留在連興宮。武德宮雖主祀開漳聖王,但每年農曆二月照例都會盛大舉辦「社寮媽祖回娘家」,迎回軟身媽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