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田村拜堤防

       臺灣多山,致使島上的水文特色多是坡短流急,每當大雨不斷或遭遇颱風侵襲,都會造成洪水爆發。濁水溪在歷史上曾多次氾濫,各分支流皆有水難事件,結果都造成沿河聚落的巨大損害。

       鹿谷鄉瑞田村早期因濁水溪氾濫,一到洪水汛期,沿著溪水而建的聚落,都會遭受水患,居民苦不堪言。因此瑞田村當地居民,自百年前開始就有「拜堤防」祭祀活動,而濁水溪下游的彰化縣溪州鄉「拜溪墘」、大城鄉台西村「拜溪王」皆是類似的水崇拜祭祀。

       對村民來說,拜堤防是比中元普渡更為慎重盛大的祭儀,每年農曆9月23日,瑞田村的民眾會準備三牲與「飯擔」等供品,飯擔過去是以竹簍,現在則是大紅色的塑膠籃填滿米粒、蕃薯或麥片等穀物,上面放上飯匙。早年民眾必須挑著用竹籃盛裝的白米,走到濁水溪底祭祀,先將飯擔等祭品擺好,開始焚香「拜堤防」,還會殺豬祭拜,以示對「堤防」的尊敬。2013年當地舉辦了瑞龍宮的「頭醮」後,便將祭拜的地點改到瑞田村裡的「水仙宮」舉辦。

       但據當地村民表示,先前於2018年祈安圓醮時,經由瑞龍宮的主祀王爺指示後,此長久以來的拜堤防自2018年舉辦之後,以後往年可取消不需再舉辦。照片為昔日瑞田村民舉行拜提防儀式的堤防,如今已不需再舉行祭拜儀式。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麥智埕
  • 地點-緯度
    23.7348372
  • 地點-經度
    120.7809676
  • 參考資料
    〈鹿谷拜堤防 祈求別淹水〉,《人間福報》,2013年10月28日,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25168 (瀏覽日期:2019年10月1日) 許聖松,「鹿谷鄉瑞田村「拜堤防」習俗」,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2019年10月1日瀏覽,網址:https://gogohsu.blogspot.com/2016/10/blog-post_30.html。 南投縣鹿谷鄉瑞田村村民報導,2019年8月29日採訪。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
    南投縣 (120.7809676, 23.734837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