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寮茄苳老樹渡船杙

       茄苳老樹就在竹山鎮社寮里水尾路旁,此地也是乾隆年間,沙連堡的山產和鹿港地區轉運商品的集散、貿易地。樹旁建有一座土地公廟,樹下有一塊2000年所立的「渡船杙紀念大石」,相傳茄苳老樹早期為濁水溪渡船繫繩之處,因此被稱為「渡船杙」;又有一說,就風水而言,茄苳老樹繫住了濁水溪的沙洲,穩固「香圓腳」一帶,故社寮茄苳老樹渡船杙在當地居民心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當地農民張世昌指出,相傳及歷史記載,早期在社寮地區要往來名間需經由渡河或渡船方式往來濁水溪兩岸,當時窮困居民沒錢渡河,往往冒險渡河。咸豐4年(1854年)到同治2年(1863年)由董郁文倡議興辦義渡,並與地方仕紳發起義渡,協助來往兩岸居民渡過濁水溪,並由董榮華繼承董郁文衣缽,繼續興辦在社寮購置「香火田」租給農民,其收租費用作為義渡支出之費用。此事書於社寮紫南宮的永濟義渡碑,以及濁水福興宮的永濟義渡碑上。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渡船杙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132914
  • 所在地-經度
    120.7185809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林凌霄,「竹山青農傳承「永濟義渡」精神 深耕愛心「永濟田」做公益」,正聲新聞網,2019年9月27日瀏覽,網址: http://rvn.com.tw/?www=info&info=view&view=60364 「南投縣竹山鎮社寮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南投縣竹山鎮社寮社區發展協會,2019年9月27日瀏覽,網址: https://ep.swcb.gov.tw/EP/File/REGENERATION/100%E5%B9%B47%E6%9C%8806%E6%97%A5%E7%A4%BE%E5%AF%AE%E7%A4%BE%E5%8D%80%E8%BE%B2%E6%9D%91%E5%86%8D%E7%94%9F%E8%A8%88%E5%8A%83%E6%9B%B8(101%E5%B9%B46%E6%9C%8820%E6%97%A5%E4%BF%AE%E6%AD%A3%E7%89%88-%E5%B7%B2%E9%81%AE%E7%BD%A9)_201302261521489893_201505071123512985.pdf
  • 時間分期
    清朝咸豐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撰寫者
    楊愉珍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13291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718580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竹山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社寮渡船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