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發源自合歡山與合歡東峰的佐久間馬鞍部,主流全長186公里,流域面積達3000多平方公里。而濁水溪的支流從上游算起,分別有塔羅灣溪、馬僕海溪、萬大溪、栗栖溪、卡社溪、丹大溪、卓棍溪、陳有蘭溪、水里溪、在集集的清水溪、清水溝溪、東埔蚋溪、源於草嶺的清水溪。其中發源自埔里鎮成功里三角崙的水里溪、發源自玉山北麓的陳有蘭溪,即是在水里鄉匯入濁水溪主流。不過,也因濁水溪的經過把水里鄉分隔出兩岸,故早先有永興吊橋負責永興村與興隆村的交通往來,隨交通需求增加,便於1975年興建永興大橋,橫跨濁水溪,擔任永豐村、永興村之間的聯絡道路,距離原本的永興吊橋再往下游的地方,橋長371公尺,寬10公尺,附有一條延伸自生態堤岸的自行車道。
在永興大橋上便可以欣賞到濁水溪上的兩顆巨石,據傳說當年嘉慶君遊臺灣到濁水溪時,為了要過溪而召喚麒麟,然而正在越過濁水溪上空時,麒麟竟被打落,麒麟眼被炸落入溪中,也就是濁水溪上的兩顆巨石。至於,頭和身體則落在目前的永豐村,形成一座被稱作「麒麟頭」的小山,因此有一說由於麒麟的身體落在永豐村,庇佑了永豐村年年豐收、人才輩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