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地區森林資源豐富,濁水溪及陳有蘭溪流域,素來是出產木材的地區,而木材的輸運不易,清初已用水流的方式進行,位於名間鄉濁水村的「阻滯圳道示禁碑」,是乾隆30年(1765)2月由護理福建分巡臺灣道兼提督學政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所立,此碑原置於濁水溪畔頭前園水田中,1953年移到名間鄉濁水村同源圳頭。
碑文中提到,禁止將軍工料件放於圳道中運輸,因為此舉會造成圳道堵塞,影響農田水利的灌溉,並造成水道的損害。因此,以此碑告誡軍工匠首不可貪圖方便於圳道中流放,仍需照舊由濁水溪溪水放運,運至海口再裝轉運往府城。此外,由碑文中提及,採製軍工木料放運埤圳,不得妨礙農田水利部分,應是指當時軍工匠首在大坪頂(今鹿谷鄉秀峰村)一帶伐採樟木,本應利用濁水溪溪水流放,卻利用施圳流放貪圖方便,而「施圳」則是指當時的施厝圳,及現今之八堡一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