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菼社第一期課題

此份詩稿應為日治時期的創作,惟正確的書寫時間和創作作者均已不可考,由詩稿的殘篇斷語可看出此為西螺菼社第一期課題以「落花」為題、採「東韻」韻腳的「七言律詩」創作。菼社每年農曆正元十五日前後舉行定期的總會,以擊缽吟為主,兼之課題一回,多由詞宗擬定命題、拈運、評選。據菼社詩稿抄錄本來看,詩體以五言、七言為體裁,多以詠物抒懷為其詩題,再依詩題題旨決定韻腳進行創作。 雲林西螺的「同芸社」創立於大正8年(1919),由西螺的黃文陶等八位文人共同發起成立雲林第一個詩社,社名同芸亦指雲林地區志同道合創作漢詩的人共聚一堂之意。次年(1920),因有莿桐、崙背、二崙等文人雅士(如:廖重光、李德和、廖學昆等)陸續加入,故以「菼」(芒草)字取「中實而赤」的特性更名為「菼社」,為日治時期雲林早期的傳統詩社,由其詩社的文學活動和詩歌作品的表現,均可看出致力於漢文化的保存。據現存的文獻記載,昭和13年(1938)為菼社最後一次擊缽吟錄的集會活動,沈寂至戰後國府時期,1952年《雲林文獻.創刊號》中,刊載西螺菼社創立33年的社員名錄後,為西螺菼社正式畫下歷史的句點。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趙元才
  • 創作者
    螺陽文教基金會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地點
    拍攝地點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老街 (120.4619038, 23.801443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