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南州虎尾郡身分證明願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於明治38年(1905)進行第一次台灣臨時戶口調查,明治39年(1906)施行戶口登記,建立「戶口調查簿」。日治時期的身分證與現在大不相同,現今身分證可以用來證明自己的身分,人人都有一張,日治時期用來證明身分的不是一張紙,而是一片小木條,木條上以黑色毛筆寫上血液型、出生日、戶籍等個人資料,早期是用來證明身分很重要的文件,而且必須隨身攜帶以利檢查。 然而此份文書為日治時期的「身分證明願」,與身分證的小木條不同,此文件上證明身分者為西螺的日本人文永昌成的長男文永富雄,生於昭和3年(1928)2月19日,原籍臺南州虎尾郡西螺街,現居為台南市高沙町。此外,文件中也記載著虎尾郡守為津田健治。 從此文件中可以了解到,文永富雄沒有受到罰金以上刑罰的處分、沒有受到禁治產或準禁治產處分、沒有破產或有其他債務未了情形、以及沒有牽涉兵役關係。日治時期的身分證明願類似於今日的「良民證」,主要在證明所載之當事人沒有任何刑事或經濟犯罪紀錄,特殊性文件值得保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趙元才
  • 創作者
    螺陽文教基金會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