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溪州鄉的大庄村,位於溪州鄉的東端,北與田中為鄰,南界為濁水溪,東與榮光村為鄰,西連成功村。大庄原是溪州鄉最大之「庄」,故名「大庄」。1968年時東半段的區域分出去成為榮光村,使得大庄不再是最大。
大庄村緊鄰著的濁水溪河床是炮兵練習的靶場,因此常有砲彈在村庄上空飛過,居民除了要忍受吵嘈的巨大聲響,同時也會受到流彈的傷害,為了保障村民生命財產之安全,曾於1969年由村民聯名陳情要集體遷村,但最終未能如願。後來由於國軍的射擊技術增進不少,相關的設備也越來越精良,故近年來較少有砲擊的意外發生,因此村民也不再有遷村之議。
大庄原名叫「下水浦」,昔日在濁水溪未構築堤防之前,本地因是東螺、西螺溪的分水口,因此溪水經常氾濫,到處都是窪地泥澤,故名「下水浦」。1900年,日本殖民政府將莿仔埤圳收歸公共使用,並重新開鑿疏濬,就在村庄東邊引出濁水溪水,灌溉了南彰化六鄉鎮的農田。大庄剛好就位在濁水溪堤防與莿仔埤圳所形成的三角形地帶,南邊是濁水溪寬闊的河床,北邊是廣闊的田園。
濁水溪在未築堤之前是一條經常氾濫的河流,1919年築堤之後才不再氾濫,也較少有水災發生。下水浦地區也不再雨水成災,而成為莿仔埤圳的源頭,比其他下游地區有更充裕的莿仔埤圳灌溉用水,村內的農業蓬勃發展。
大庄居民大多是鄭姓人家,信奉鄭成功,在濁水溪堤防邊有一座「開天宮」,廟中即是供奉鄭成功,但神像是與柑園村的愛天宮共同擁有,二村輪流奉祀。松腳巷是大庄村的另一處聚落,1957年時也曾建議獨立為一村,其聚落位於莿仔埤圳北岸,居民大多姓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