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害蟲性費洛蒙研究的記憶

跟茶樹害蟲性費洛蒙研究的記憶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茶樹害蟲性費洛蒙研究的記憶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樹害蟲性費洛蒙研究的記憶

       圖為1993年(民國82年)購置之性費洛蒙分注器,可分注於橡膠微管,該試驗裝置過去僅有少數農業試驗單位使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曾於1984年(民國73年)主持大型昆蟲費洛蒙研究型計畫,由農委會相關試驗研究單位協辦,茶改場就是參與計畫的ㄧ員。當時本場蕭素女研究員參考日本茶姬捲葉蛾及茶捲葉蛾性費洛蒙之研究資料,在臺灣自行合成化合物、調整有效成分比例及進行田間誘引試驗,為臺灣茶樹害蟲費洛蒙的研究史寫下新的ㄧ頁。
       近年由於茶改場業務調整及專家知識未能傳承,茶姬捲葉蛾及茶捲葉蛾性費洛蒙已不在自行生產,轉由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轉給民間單位商品化生產販售,而後續投入費洛蒙研究的大專院校及廠商已有新型的分注器或開發新型的費洛蒙載體。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寧方俞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0/12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