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1973年出版之「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一年年報」之「六十一年度茶樹剪精技術競賽」計畫,執行完成所得之個人競賽成績審查統計表。
在1972年(民國61年)8月31日,茶業改良場在苗栗縣頭屋鄉舉辦第二屆動力採茶比賽,比賽編號1~13參賽人員手持往復式單人動力採茶機,比賽編號14~26號參賽人員手持電瓶旋轉式單人動力採茶機,其比賽成績如圖。
茶菁品質佔50%分數,茶菁重量佔30%分數,樹型及部位佔20%分數。茶菁品質分為三級,一級為一心、一心一葉、一心二葉、一心三葉;二級為一心四葉;三級為一心五葉以上、梗、老葉、雜草與破葉等。
數據顯示,往復式採茶機採收品質較好,獲得分數較高,而茶菁採收量與樹型之兩款動力採茶機就無明顯差異。
往復式單人動力採茶機第一名為吳家聲先生,電瓶旋轉式單人動力採茶機第一名為朱德福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