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2年推動強化貯菁設備改善煎茶品質

圖為刊載於1973年出版之「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一年年報」之「加強貯精設備改善間茶品質計畫」計畫中,通風貯精場示範茶場一覽表。

臺灣位處亞熱帶,茶菁在高溫下貯放過久,會降低煎茶品質。為提高製茶品質,茶改場在1972年(民國61年)爭取經濟部、農林廳與農復會補助經費,補助臺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與苗栗縣共16個煎茶製造工廠(如圖)。當時被補助之製茶工廠作業面積要有140平方公尺,每日貯菁7,000公斤,每天可生產1,500公斤的毛茶。

茶改場在製茶廠加裝貯菁通風設備,需要有送風機、通風板、噴霧器、通風槽及控制器,每間製茶廠裝置費用需12萬元,其中本場協助補助6萬元。裝設完成後茶改場在苗栗三灣茶廠舉辦2天的觀摩會,其效益榮獲各界好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惟揚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一年年報,pp.141-142。
  • 時間起
    197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