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59年八七水災的西螺

       此張照片攝於1959年8月的八七水災期間,大水高漲至少淹沒附近流域的建築一層樓高的實景,惟確切位置判讀不易。八七水災發生於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起因為東沙島附近形成的熱帶低氣壓,受到日本南方海面颱風的藤原共伴效應影響,移動至台灣中部地區,引發強降雨而形成的水患。

        8月7日的下午五點,以彰化、雲林為中心地區開始降下驟雨,到8月8日下午雨勢才稍作停歇,當時八七水患共造成600多人死亡、400餘人失蹤、近1,000人受傷,房屋全倒27,000餘間,半倒近20,000間,其中以苗栗縣、舊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災情最為慘重。當時西螺地區亦是嚴重受災區。據螺陽文教基金會前董事長廖登堂的回憶,當時住家為地勢較高的工廠用地,影響較不嚴重,但其住在學校日式宿舍的老師,因大水來得快又猛,抓著梯子匆忙將家人推上屋頂,才僥倖逃過一劫。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
  • 事件
    1959年8月7日八七水災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06943365591167
  • 所在地-經度
    120.46170455566403
  • 是否開放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趙元才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0694336559116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617045556640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西螺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