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芳苑紅樹林

       彰化縣芳苑燈塔北邊,有約1,200公尺的紅樹林群,是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為綠化沿海自然環境與護堤,於1983年,陸續在彰化芳苑的海灘地種植水筆仔與海茄苳,延伸出紅樹林生態系,吸引招潮蟹與彈塗魚等濕地生物,以及水鳥過境棲息。擁有全台最大潮間帶,彰化縣政府以此發展觀光,興建紅樹林海空步道,自芳苑普天宮旁的海牛廣場為起點,沿路有觀夕平台、賞鳥亭及底棲環境觀察平台,最後抵達芳苑海堤。

        然而「紅樹林」實為外來物種,據黃守忠博士表示,紅樹林是外來物種,它進入我們的土地,「撞擊」了土地的生態文化,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將它保留下來,有外來物種豐富土地生態系,對地方生長的多元性是良好的,但紅樹林不斷擴張之下,對蚵農、沿海漁民生計造成影響,是好是壞就很難說。復育工作的進行,使紅樹林面積開始擴大,以2000年到2008年擴散最快,紅樹林保護土壤的根部盤根錯節,連帶影響到排水系統,以及濕地動物的生存。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芳苑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278139
  • 所在地-經度
    120.31439350000005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吳敏菁,〈芳苑紅樹林造成物種單一化!海空步道肩負生態教育的使命〉,《中國時報》,2018年10月10日。 黃守忠,〈芳苑海岸紅樹林氾濫〉,《PeoPo公民新聞》,2014年05月29日。https://www.peopo.org/news/244121(瀏覽日期:2019年09月29日)。 施月英,〈彰化沿海種植「外來」紅樹林,是復育?抑是保育生態破壞?!〉http://ecology.org.tw/publication/11/issue-3.htm(瀏覽日期:2019年09月29日)。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許雯淇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27813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3143935000000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芳苑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