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芳苑沙地

       芳苑鄉位於濁水溪沖積扇濱海地區,鄰接臺灣海峽,因長期受濁水溪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堆積,加上冬季時東北季風吹沙成丘,使得此地區海岸沙丘林立,隨處可見沙地。芳苑鄉在清治時期因為是沙丘林立的荒涼之地,而被當時來臺的移民以「番仔挖」稱呼這個地區,後來在日治時期也因此地有很多高大的沙丘,改地名為「沙山庄」。近年因為開發關係,高大的沙丘景觀已不復存在,而是成為沙地、草地與荒地混雜的特殊景觀。由於沙地為鬆散未固結的砂礫組成,表面上少有植被覆蓋,形狀也因風力、風向變化而常有變動,這種沙丘會往內陸地區侵蝕,掩蓋住道路、建築或農地,甚至還會堵塞住漁港航道,曾作為鹿港第二外港而繁榮的「番仔挖」,便因堵塞而沒落。由於芳苑鄉大多為沙地覆蓋的荒涼之處,不利耕作,因此當地居民多從事漁業,尤其常見養蚵漁民,運用牛隻運載蚵農前往潮間帶工作的「海牛耕蚵田」文化,也於2018年登錄為「國寶級」無形文化資產。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芳苑鄉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15469138569385
  • 所在地-經度
    120.32006187910156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林宗政,〈積沙成塔的海岸地形景觀─沙丘〉,《清流月刊》96:6(2007),頁30-31。 康原,《追蹤彰化平原》,臺中:晨星出版社,2008,頁109-112。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撰寫者
    張雅婷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154691385693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32006187910156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彰化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芳苑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