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濛濛的天空,伴隨著粉塵、風沙等懸浮物,這是濁水溪出海口附近居民每到秋冬季節常見的生活景象。由於東北季風吹拂,帶動濁水溪河床上、出海口堆積的沙塵,因此「沙塵暴」也成為濁水溪沿岸的一種景觀。
關於濁水溪秋冬揚塵的原因,有民眾歸咎於集集攔河堰的興建,引起下游河床乾涸,也有學者認為石化工業對水源的大量需求,讓沿海植物缺乏水源生長,環保署則表示沙塵暴也可能是沙塵隨著東北季風,從中國大陸黃土高原一帶飄揚而來。但不管原因為何,近年來濁水溪揚塵的問題都亟待解決。
從2013年開始,環保署針對濁水溪流域開始實行河川揚塵計畫,設置防風林、灑水栽種植被、噴撒化學藥劑固定地表,也開放河灘地租用許可期限,鼓勵農民在枯水期的河床種植西瓜,加強植被,降低揚塵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