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互助合作蓋房子

早期九份的礦工大多為從台灣各地來的羅漢腳,抱著打帶跑的心情來淘金,並無永久居住的打算,對於居住形式以休息睡覺功能為主,所蓋的空間也以簡單的工寮形式居多,不須請建築師規劃,完全依照屋主需求要蓋多大就蓋多大,要蓋多高就蓋多高;剛結婚時只要蓋兩口子夠住就好,生了小孩後又在旁邊延生出其他空間,蓋的時候廣邀親朋好友來幫忙,就可以蓋好一棟石頭厝,因此每戶人家大小形狀皆不一樣,套一句現代流行語叫作很有「個性空間」,這也是70年代(1980年代)的九份之所以會吸引藝術家來此尋找靈感創作的最大原因,無論畫家、作家、攝影家、電影工作者都爭相來九份或定居或找工作室,因為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入畫,絕不會跟別人畫的角度一模一樣,這也可以說是九份礦工的獨特空間藝術吧!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羅濟昆
  • 創作者
    羅濟昆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