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地區於1980年代起,因觀光需求,開始發展茶園觀光休閒活動。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開始開發親手體驗(DIY)製茶活動。照片主題即為1987年(民國76年)時,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劉銘純先生,進行綠茶家庭式炒菁體驗之標準作業流程建立之情景。
綠茶基本的製造流程為:茶菁→炒(蒸)→揉捻→乾燥等步驟。綠茶屬於不發酵茶,所以在製造過程中,通常採取不萎凋、不攪拌直接炒菁,為保持茶菁原料的新鮮度,避免茶菁在靜置中進行發酵,必須當日採摘當日製造完成為最佳,隔夜茶菁就無法製造出高級綠茶,茶湯顏色會因發酵轉黃且混濁。
綠茶的炒菁是利用高溫停止茶葉酵素活性,使其風味品質固定。一般綠茶製造於製茶工廠內殺菁是利用炒菁機來進行,若是在住家中體驗綠茶殺菁,就可以使用瓦斯爐與炒菜鍋進行殺菁,也是別有一番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