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主題為1990年代時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剛開始投入製茶試驗時使用的乙種乾燥機。
國內茶葉種類繁多,大致可規納為六大類,有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與黑茶等,此六大茶類製程過程皆不相同,但各茶類中的基本製造過程,都脫離不了「乾燥」這一步驟。乾燥的目的是利用高溫停止炒菁時所殘留的茶葉酵素活性,使茶葉不再繼續發酵,並固定茶葉品質。於1980年代茶葉市場結構改變,由外銷轉為內銷,而茶農也改變為自產自銷的經營模式,因此小型家庭式製茶工廠逐漸增加,便需要小型的製茶機械來提供茶農製茶的使用。
乙種乾燥機為小型的乾燥機械,主要的熱源為燃燒的天然氣,再利用機器內的風扇,將每一層架中的茶葉進行乾燥,固定茶葉的滋味與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