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定植方式試驗--茶苗定植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宜過密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卷,由楊盛勳發表之「茶樹定植方式試驗」研究論文。

本文用台茶一號茶樹,探討疏雙行式、密雙行式定植與對照傳統單行式種植,對茶樹生育與茶園成園園相之影響。

定植成活率以疏雙行式定植者 (株距45公分) 較好,以密雙行式及單行式者 (株距30公分) 較差,茶苗定植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宜過密。各種定植處理間的樹高生長量差異不顯著,但樹冠生長量之差異極顯著,以疏雙行式者最多;增加樹冠採摘面,亦為提高生葉收量之主要原因。生葉收量,不論疏或密雙行式定植者,均比對照單行式較多,尤其在幼本期,差異更顯著。以雙行式定植可提高生葉收量,促進幼木茶園早日成園,但採用密雙行式定植,需苗木太多,成本偏高,本試驗結果仍以疏雙行式定植法最適宜。三種不同定植處理,以動力機械所採收之茶菁品級,亦以疏雙行式之一級品比率最高。

綜合本試驗結果,茶樹採用疏雙行式定植 (每公頃定植需茶苗18,000株),不但可提高茶園單位面積之生葉收量,促進幼木早日成園,亦可配合推行機械採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農收益。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賴正南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台灣茶業研究彙報
  • 時間起
    198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