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卷,由馮鑑淮與徐英祥共同發表之「遮蔭度及遮蓋時間對茶芽特性,化學成份與煎茶品質的相關研究」研究論文。
本文發表時,間茶仍為茶業外銷之主力,但面臨中國大陸嚴重競爭,因此必須更加講求茶業品質。其中遮陰是相當有效之作法。
不論遮蔭材料或遮蔭度,遮蓋後節間短而細,葉薄重量減輕,但葉質柔軟可提高茶菁品質。遮蓋二或三星期為決定茶芽鮮葉中增加氮磷鉀鈣及葉綠素、鎂之主因。遮蔭.75%可提高葉綠素及鎂之含量,以改進煎茶品質。遮蔭75%可改進煎茶香味、葉底及總品質。遮蓋二或三星期為提高形狀、色澤、香味、葉底及總品質之主因,有極顯著的提高煎茶品質之效果。
遮蔭度配合遮蓋時間處理後茶芽特性與茶芽化學成分含量及茶芽特性與煎茶形狀、色澤、香味、葉底及總品質均呈極顯著的負相關。遮蔭度配合遮蓋時間處理後茶芽化學成分含量與煎茶形狀、色澤、香味、葉底及總品質均呈極顯著的正相關。
據此相關結果可作為今後栽培管理上的科學依據及育種上的參考。進而改進本省煎茶品質及擴大品種間適製性,解決多年生茶株無法每年更新之缺點,開創有效經營之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