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1卷,由朱惠民共同發表之「茶樹對三要素適宜需要量之探究」研究論文。
此試驗分成三次在九個地區進行,二次是採用3╳3╳3部分混雜的田間設計,另一次則採用隨機完全區組設計。
得到試驗結果為氮肥在大部分地區有顯著的效應,但常延遲二、三年才能表現。而磷和鉀肥則達到的效應比較少,且有部分地區成顯著的負效應,此反應是與土壤中含有效磷鉀之多寡有關,其有效含量之分界點依試驗結果為 磷為7 ppm與 鉀為110 ppm。
複迴歸分析顯示氮之淨迴歸係數常隨年份而增大,磷和鉀肥則有負係數者,表示其對茶菁增產之影響不一定。單位氮肥對茶菁之增產以施360公斤/萬株或480公斤/萬株為最高,且隨試驗年份之增加而更明顯,表示施多量氮肥可獲更多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