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三義「和興雕刻行」擴大規模成立「雙峰企業有限公司」,並在這一年接獲來自美國的3000隻木鴨訂單。木鴨是當時美國獵人打飛禽時,會利用木頭雕刻的「誘鴨」放在湖面或岸邊,利用候鳥有著同類群集的天性吸引雁鴨靠近停棲加以獵捕,因此誘鴨在漂浮水面、形體與色澤方面需有一定的雕刻技術水平。隔年1974年三義爆發外銷日本的「楠木老虎事件」造成外銷訂單大受影響,在此時期,因為雙峰的木鴨品質受到美國方面認可,接續的訂單恰好填補此一空缺,也帶動其它商家爭取木鴨訂單,曾帶動一波木鴨銷美風潮。
1980年代後打獵風潮消退,誘鴨逐漸由優美彩繪鴨取代,或者作為居家裝飾,或是成為電話外殼,訂單更勝誘鴨;1996年後流行退燒,臺灣幾乎不再接到木鴨訂單,廠房滿佈灰塵。2002年,雙峰木鴨工廠在觀樹教育基金會鼓勵下轉型觀光工廠「三義丫箱寶」並推出白身木鴨彩繪活動大受歡迎,目前仍為三義地區相當具代表性的木雕店家之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