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教育心理學

本筆資料為作者的教育心理學課堂授課筆記,旨在補充《心理學概要》。作者介紹心理學的學說發展,如:德國心理學家馮德在萊比錫大學設立心理實驗室,主張「身心一元」,用內省法由受試者自陳經驗做為研究方法。但美國學者如華森不接受馮德學說,以「行為學派」主張心理學是科學,應重視實驗研究對外顯行為之客觀測量,現在心理學定義為「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即受此影響。但是「完形心理學派」反對行為學派,認為任何經驗或行為本身都是不可分解的,如兒童發展學家皮亞傑。另外作者還提到奥地利學者佛洛依德創「心理分析學派」,認為人格結構有:本我、自我、超我;意識還有潛意識。「人本論」則以美國心理學家羅傑士、馬斯洛為代表,既不贊成行為學派也不贊成心理分析,強調人本身與其主觀經驗的重要性,主要學說為「自我心理學」。(文/莊千慧)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趙雲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