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趙之謙傳:(十八) 終身錢

本筆資料講述趙之謙企圖於篆刻上,融會貫通古代文字而創新出完整的藝術風格。作者提到清同治二年(1863)、三年(1864)期間,趙之謙常於邊款記述印文的取法來源,仿古文物的印章,以北魏洛陽龍門石窟的造像、摩崖為影響印文、款式之最。趙之謙生活於北京期間,獲得沈樹鏞、潘祖蔭等人提供藝術研究和生活物質等資助,是其一生中相對安定平穩的歲月。趙之謙自評詩能表現人的性情和思想,為其人生的際遇和學養流露出心聲,但自認「技拙」且「懼多」,因此若非知音好友,絕少輕易賦詠和抄錄。(文/葉乙麟)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王家誠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中國北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