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寬廣的語言大道——對台灣語文的思考

本筆資料探討台灣語文問題,作者提出近年觀察出的問題與現象,例如台灣話的範疇,是否納入「北京話」?又「台灣話」、「台語」泛指多數人使用的「福佬話」,原住民話、客家話等則維持原有稱呼。此外,使用台語文書寫的作品才能是「台灣文學」?上述都是作者認為不妥的定義與解讀。作者認為在台灣,並不能將北京話排除於外,並就語言文字的理論、實用及台灣前途等層面探討,歸納出台灣人應以寬廣的心態接受台灣多方語文的使用與文學創作,力求在教學現場落實「雙語教育」,並讓語文自然發展,不做強迫主張或刻意誇示某一族群語文的優越。(文/歐人鳳)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能祺(李喬)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