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化均富」一解

本筆資料是作者針對連戰的「文化均富」說法,提出自己的理解與說明。作者認為連戰的說法不通,因為這是以「文化中心」相對於「邊緣文化」的結構來看待台灣的文化狀態。此外,多年來政府將文化的定義窄化為「精緻文化」。因此作者認為若要實現「文化均富」的概念,應先尊重各地文化,包含史蹟、特殊技藝與技能和各族群的語言,政府都應給予充分尊重及經費支持。因為在文化體系中,文化中心是由下而上建立,並由在上位階的文化交流與回饋次文化,才能達到所謂「文化均富」的概念。(文/歐人鳳)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李能祺(李喬)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