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後初期の台湾文学

本筆資料是作者以「銀鈴會」與自身戰時文學經驗舉例,將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至1949年5月20日戒嚴令發布為止,劃分為臺灣文學第一時期的評斷論述。當中說明銀鈴會的文學代表了一個「臺灣文學青年擁有的正義感尚未完全消失」的時期,此時期即使人們已受二二八事件之傷害,但無論文學家整體氛圍或者青年的正義感,都讓1940年代的後半期充滿了活力,並點明此時期文學的重要性,是其後的文學階段所難以再現的。(文/王柄富)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林亨泰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