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談詩(筆記)

本筆資料內容從史詩、歌謠、古典詩討論到現代詩。作者從荷馬史詩、《詩經》、〈箜篌引〉談起,陳述早期詩歌的特性,並透過中國唐詩、詞、曲、新詩的演變,分析形式、格律終因僵化而須突破,且人的感受會因時代而異,而當文字符號意義趨向陳腐時,也會求創新。稿末的結論中,作者試圖探討現代詩難懂的原因,認為突破格律和音樂性、營造特殊效果、詞彙創新等,常造成讀者疏離,新的嘗試可能帶來傳統美學的破壞,雖混亂,但自由,能多方探索。儘管現代詩被批評過份注重橫向移植以致無味難解,作者還是認為應在破壞中求建設,並留意文學朝向綜合藝術的趨勢。(文/許倍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趙雲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