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卷首:台灣通緒記

本筆資料為作者以七字仔詩書寫臺灣之歷史流變。首先是臺灣命名由來,自秦時出版尚書始有紀載臺灣名為島夷,爾後歷經中國漢之東鯷、西晉之夷州、隋之琉求、明之臺員,又改名大員,最後定名於臺灣,各朝代有各自稱呼臺灣的方式。然而無論怎麼稱呼臺灣,中國始終視臺灣為未開化之地,未多費心思管理,頂多派人來視察,直到元朝開始設立巡檢司在澎湖徵稅,依然未對臺灣本島有任何經營管理,臺澎也並未來往。直到明末,世界開始注意到臺灣,日本倭寇、海賊紛湧而至,葡萄牙人驚嘆臺灣之美,以福爾摩沙之名讚頌臺灣,但中國依然對臺灣沒有作為。(文/呂函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鹿耳門漁夫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