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詩的生活藝術——從生活藝術到生活體驗

本文認為生活藝術包含有形與無形、硬體與軟體、精神與物質等層次。而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藝術也大異其趣。作者舉四位詩人的作品為例,陳秀喜的〈灶〉表現熱情與苦悶的象徵,利玉芳的〈保溫箱〉充滿了愛的溫馨,郭楓的〈國際電話〉表現了現代科技可自由通行的真諦,鄭炯明的〈祈禱〉從宗教虔誠的儀式轉化為我們對希望的企求與期待。(文/陳金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趙天儀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