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閩南語的走腔

本筆資料為作者闡述閩南語傳入台灣的歷史背景,以及在台灣發展時語音錯誤的問題。據作者所述,中國的閩南語分布於二十五縣市和台、澎等地,尚有溫州瑞安等處。閩南語於明朝末年流入台灣,後台灣於甲午戰爭後,日本統治長達五十年。日人強迫推行日語教育,因此閩南語、客家語的教育較不重視。由於年代與大環境的改變,導致閩南語稍有走腔失音,例如寂寞的「寂」應為「籍」音,但閩南語歌唱者卻唱成「叔」音。文末,作者舉江茂石先生之例,為自己爭取修改被誤植的原籍。我們也應秉持這樣的精神,延續閩南語的正確與正統。(文/歐人鳳)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唐話
  • 日期
    日期時間: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地名
    地點類型: 中國福建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